屋顶变身“发电站”!余姚已有1403家企业享受到“阳光福利”

2024-05-13    姚界客户端   记者 沈彦汝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姚城,比企业员工“上班”时间更早的,是楼顶上的光伏板。一块块光伏板将源源不断的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成为企业运转的动力,部分企业还选择将余电接入电网,成为整座城市发展的底气。

“双碳”大背景下,绿色发展早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屋顶分布式光伏这一优质的清洁能源。目前,我市共有1403家企业安装屋顶光伏板,总面积约540万平方米,每年节省下来的用电量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超72万吨,并且泗门镇、小曹娥镇的部分园区已实现屋顶光伏全覆盖。

来自市供电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光伏发电量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67.96%,而这其中来自企业屋顶的发电量占比高达93%。企业屋顶光伏项目一般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运转模式,企业不仅节约了用电成本,实现了绿色发展,还通过余额上网实现了额外的“阳光收益”。

长振铜业屋顶的光伏板

俯瞰位于泗门镇谢家路村的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一排排屋顶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蓝天白云相映。在市供电公司的指导下,由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承建的装机容量3780KW一期光伏于4月初投用,屋面共铺设光伏组件6833块,铺设面积1.78万平方米,年发电量约380万度,预计一年可为企业节省50万元的电费。

长振铜业副总经理施利霞告诉记者,目前项目二期已提上日程,预计今年6月初进场施工,力争今年底投入使用。

“既然我们有这样的闲置资源,就要把屋顶用起来、用好,不管是出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责任,光伏板的安装、使用都是势在必行。”施利霞表示。

金瑞薄膜屋顶的光伏板

记者跟随浙江金瑞薄膜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方良爬上该公司生产车间的五楼屋顶,放眼望去,蓝黑色的光伏板覆盖了每栋厂房的楼顶。

朱方良告诉记者,金瑞薄膜的光伏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同样分两期实施。一期16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于2022年启动,在去年8月并网,截至今年3月带来的累计收益已将近600万元。今年3月,1080千瓦的项目二期也顺利并网,两期安装的光伏板总面积超过了12万平方米。

“如今两期项目已经全容量并网投产,预计首年发电量约1708万度,可实现收益超1200万元。换算一下,可节约标准煤5600吨,减少碳排放约17028吨,相当于每年植树339万棵。”朱方良算了这样一笔直观的“绿色经济账”,他还告诉记者,接下来企业计划在另一个厂区的屋顶也安装上光伏板,同时企业将与比亚迪储能公司合作,购置103.5MWh电池储能箱,5台升压站,投资额约3500万元,实施35.41MWh储能项目,实现“两充两放”,投产后预计效益1000万元。

位于朗霞街道的宁波更大集团早在“双碳”理念提出之后就开始了布局。“从2017年开始安装光伏板,到现在的7年时间里,我们每年都在陆陆续续安装、换新屋顶的光伏板,截至目前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左右,截至2023年末的累计发电量超过1.4亿度。”更大集团制造中心总监邱小彪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日常运转中大约10%的电能来自光伏发电。

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局能源管理科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光伏发电量呈现迅猛增长,目前全市累计装机容量达79.94万千瓦,早在20239月底就提前完成余姚“十四五”光伏装机60万千瓦倍增目标,2024年全市计划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12万千瓦以上。眼下我市正加快推进光伏整市规模化开发,深入实施“光伏+工业”“光伏+农业”“光伏+渔业”等“光伏+”十大工程,特别是积极探索工业厂区多源互补新能源供给,力争到2025年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80%

对于我市光伏快速增长,供电部门秉持“应接尽接”的原则,主动适应能源转型需要,不断提升提高并网效率,补强各级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确保新能源发电全额消纳。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回忆当年悲壮的武汉抗疫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