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强:义务为乡亲嫁接果木 助力小水果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25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汪志强在观察果树抽枝情况。记者 朱从谷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朱从谷)“如果不把这些细枝条剪掉,肯定要影响今年的产量……”近日,在梁弄镇汪巷村的西山脚下,汪巷自然村的陈庆忠脱掉外套、衣衫单薄,戴着手套,在果园里将桃树新发出来的枝条修剪掉。老陈告诉记者,他家6亩地全部种植了桃子、梨头、樱桃等小水果,年收入4万多元,是种水稻收入的几倍。“这得感谢邻居汪志强20年前领进门。”陈庆忠感激地说,“以前他义务帮我嫁接,还手把手教我嫁接技术,现在我也教别人嫁接……”

  把邻居陈庆忠“领进门”种植小水果的汪志强,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30多年来练就一手果树嫁接技术绝活,每年帮周边小水果种植户义务嫁接果木,助推了当地小水果产业蓬勃发展。

  “惊蛰之前嫁接樱桃,惊蛰一过就嫁接桃子、梨头,惊蛰后10~15天嫁接柿子,杨梅一般在45日到10日嫁接……”说起小水果嫁接,今年73岁的汪志强老人掰开手指头,滔滔不绝,给记者展示了一份嫁接“日历”。“嫁接时间一定要掐好,这对提升嫁接果树的成活率至关重要。”汪志强说,依靠果木嫁接技术,他种植了3亩桃子、2亩杨梅、半亩樱桃,一旦哪种水果口味变差了,他就及时用上嫁接技术,将口味更好的品种嫁接到果树上,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经济益。

  “杨梅苗最难嫁接,嫁接成活率较低。”汪志强告诉记者,除了杨梅嫁接成活率低,其他水果的嫁接成活率都很高,其中,樱桃、栗子的嫁接成活率可以达到100%,桃子、柿子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

  “嫁接10株以下果木免费,超过10株后,每株象征性地收点误工费。”该村干部告诉记者,在当地,老汪的热心肠是出了名的。每到果木嫁接时节,乡里乡亲若是遇到嫁接技术难题,老汪往往舍弃自家的农活,有求必应。对上门来学嫁接技术的邻里,他会一遍又一遍毫无保留地传教,从不收费,有时还给学艺邻居管饭。

  前些年,村里有一种植户的东魁杨梅颗粒无收,来找汪志强帮忙。老汪到杨梅树下走了一圈,由于自己年纪大了,上不了树,他就站在树下指挥该种植户,哪些枝条剪掉、哪些留作嫁接、怎么嫁接,并手把手传授嫁接技能,对杨梅树一番“手术”,让杨梅树迎来新生。次年,该种植户特意登门感谢汪老,说如果没有他帮忙,就不会有那么好的收成。

  “没有嫁接技术支撑,就没有后面的全村小水果产业兴起。”汪巷村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汪志强。近10年来,汪志强每年为乡亲义务嫁接各类果木四五百株。目前,汪巷村累计种植各类小水果约1500亩,占全村山林和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据悉,在小水果当中,光桃子一种水果,老汪就琢磨出7个新品种,既延长了上市周期,又增加了附加值,为果农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除了嫁接时间有讲究,苗木方面也有讲究。”老汪说,比如,嫁接最好选择幼苗,幼苗栽种下去第一年,要在根部向上留20厘米,其余的截去,等到第二年在上一年截去的新长出多个岔头上嫁接。

  汪老的嫁接工具有四样:嫁接刀、锯子、剪刀、劈刀。在他家的院子里,老汪从盆栽中剪下一截枝条,向记者展示嫁接技术。

  只见他把剪下一截的其中一头夹在嫁接刀口,双手一用力,枝条的一头即被“咬”出实“V”型;再把盆栽中的苗木一头夹在嫁接刀口,用力一压,枝条被“咬”出了“V”型缺口,他将实“V”型的一头嵌入“V”型缺口处,然后在接口处用塑料薄膜包好,并将顶端也用薄膜包好,防雨水风雪。汪志强说,等嫁接上去的枝条长高后,要在长出的20厘米处剪断,好让嫁接苗木分岔。“锯子和劈刀是用来嫁接胸径较大的苗木的,平时嫁接胸径较小的苗木主要用剪子和嫁接刀。”汪老说,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会毫无保留地传授这项技能。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