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缘农场   向农业设施化精品化进军

20210701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图为张伟江、朱丽君夫妻俩把有机肥通过轨道车运上山。

  余姚新闻网讯(姚界客户端记者 朱从谷)见电视摄像记者在采访拍摄,张伟江赶紧停下手里的活,将手机横屏,开始录制记者采访他妻子朱丽君的场面,说等会儿把这一幕做成视频发个抖音。这是日前记者在梁弄镇东溪村的市梅缘农场耳闻目睹的一幕。

  张伟江、朱丽君夫妻俩是梅缘农场的主人。如今,他们靠自己 种植的精品杨梅和小水果,不断拓宽农产品网销渠道,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去年,该农场被授予“宁波市示范农场”。

  “当初这里是片荒山,没人要承包……”男主人张伟江望着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2000年,村里的200亩荒山要对外承包,他说服了父母和新婚不久的妻子,跟村里签了30年期的承包合同。

  这里,原本是片杉林。在张伟江承包前,杉树已被砍光,只剩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杉树根桩。

  为了垦荒,每天一下班,张伟江就带上农具上山挖呀挖。张伟江说,有时候一个树根要挖好几天。

  “山上的农活太多了!一边上班一边干农活肯定不行了……”张伟江说,在承包这片荒山的第二年,他从企业辞职,让垦山成了主业。

  因为没钱雇工,他只能一个人去挑战这上万个树根。每天,下班回家的妻子也会抽身跟丈夫一起“刨根问山”。小夫妻俩,直刨到饥肠辘辘,筋疲力竭,一身酸痛。

  每垦下一块山田,来年就被栽上杨梅树。就这样,这片山头,在一点点起变化。但对于这片荒山而言,没有产出,仅靠妻子那点打工的收入去投入,显然是杯水车薪。

  2005年,张伟江跟妻子合计在山上养鸡、养猪,用养殖业的收入反哺山田改造。朱丽君说,在杨梅及小水果等尚无产出的那段时间,他们一边继续垦荒一边聚焦养殖业。养殖业的收入,也成了支撑夫妻俩接力开垦和投入这片山田的重要保障。

  “鸡是山林里放养的,品质很好,因此从来不愁销路。但是,在销售过程中也有辛酸……”朱丽君回忆说,有一年下大雪,雪深没过膝盖,客人上不了山,怎么办?年前不把鸡卖掉,又会影响来年养殖。为此,他和老公就把鸡装到畚箕里挑下山,挑到公路上再装箱。“挑下去的路程有两公里,一脚深一脚浅,裤腿都湿透了,还有一身汗水。

  到了2007年,夫妻俩花了整整5年时间,挖掉了上万个树根,山田上被相继栽上了成片的杨梅、竹子、柿子、樱桃、桑果等,荒山渐渐迎来生机。

  “有一年台风季,杨梅树被刮倒了五六十棵,有的连根拔起,有的残肢断臂……”朱丽君说,那个时候,这批杨梅树刚开始挂果,夫妻俩把倒伏的杨梅树重新扶正栽植,把断枝全部锯掉,心里别说有多痛。

  到了2013年,根据有关规定,梁弄全镇范围成了禁养区,张伟江不得不关停养殖场。与此同时,梁弄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业大户走农业设施化、精品化路线。

  “农业设施化,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张伟江告诉记者,梅缘农场是该镇头一批应用山田轨道车的。轨道长约500米,总投入约20万元,而他们只支付了总投入的四分之一,其余均由政府补贴。

  “以前,有机肥要背上山,摘好的杨梅、挖好的笋都要挑下山,费力还费时。现在,只要把运输的东西放到轨道车上,一按遥控器,就会快捷传输到指定位置。”张伟江说,以前,整个山田施一遍有机肥要花一个月时间,现在差不多一个星期就搞好了。

  像政府推广的有机肥使用,以及杨梅树矮化、搭建大棚等,梅缘农场也都大胆去尝试。“就拿杨梅树矮化来说,就是政府没有政策补贴,我们也要做,因为杨梅树矮化后,不仅方便采摘,还安全。”朱丽君说,施用了有机肥后,大大提升了杨梅、小水果和笋的品质。

  如今,该农场拥有荸荠种杨梅70多亩、东魁种杨梅30多亩、毛竹4亩、樱桃10亩,加上柿子、桑果等,差不多季季有产出。

  农闲时,该镇常组织生产、营销方面的专家来授课,或组织农业大户去外地取经。张伟江夫妇从不缺席,而且学以致用。比如,他们不仅将所学知识用到了农产品的生产上,还用到了产品的包装和营销上,先后给杨梅等农产品注册了商标,而且抖音玩得很溜,并在包装盒上印上了微信和抖音号。

  “现在走出去,好多陌生人会说‘你是那个梅缘农场老板,我在抖音上经常刷到你’……”朱丽君说,通过技术革新和新品种引进,加上不断创新营销渠道,在今年杨梅季,梅缘农场定制的3000只杨梅篮子和400多只快递包装箱都不够用,而且杨梅销售时间拉长一倍,整体效益翻了一番。

 

                                                                                                                                                                                                       编辑:鲍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