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农场   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0812
市科技局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天高云淡,空气清新,满山滴翠成天然屏障……漫步于梁弄镇东溪村的“东篱农场”,鸟雀啾啾,溪水潺潺,好一派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田园生活。

农场内,一个上有“道地灵芝 臻品桑黄”8个大字的农业设施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引进的新项目,目前共培育灵芝、桑黄5亩。”农场主孙国权告诉记者,去年,一位多年从事灵芝、桑黄等中药材培育的朋友说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灵芝、桑黄生长难得的宝地,大家一拍即合,就联手搞起了这个项目。

灵芝和桑黄“住”在一个温度、湿度相对稳定的钢架大棚里。进入大棚,一边是灵芝培育区,另一边是桑黄培育区。在灵芝培育区,只见2000多株灵芝整整齐齐排列在田里,每株灵芝上套着一只采收孢子粉的无纺布袋。“这是今年4月种下的,眼下正是孢子粉盛产期……”孙国权告诉记者,“灵芝都培育在椴木上,套袋子是利于采集孢子粉并减少浪费。灵芝孢子粉是论克卖的,去年,我们累计采收孢子粉200公斤,破壁后每公斤批发价6000元。”

在桑黄培育区,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深棕色菌袋里,长出一朵朵金黄的形似半球或马蹄形的菌体,这是正在生长的桑黄。

“桑黄是一种真菌,具有活血、止血、止泻等功效,是一味古老的中药,被誉为‘森林软黄金’。”孙国权说,该基地培育的桑黄目前长势良好。“桑黄生长周期需要3年,而且对温度、湿度要求更高,所以我们在大棚里再搭个棚给桑黄‘安家’。”

“这批桑黄是去年4月种下的,要明年下半年才能见效益。”孙国权说,桑黄的售价比孢子粉贵多了,批发价每公斤2万多元。

记者看到,培育灵芝和桑黄的钢架大棚有6米多高,四周和顶上都用白色防虫网和黑色遮阳网覆盖着。孙国权解释,覆盖遮阳网的目的是减少植物的向光性,保证其直立生长;细密的防虫网及内置诱虫板,用来对植株进行物理防虫。“这么名贵的药材,绝对不能施农药!”

虽然大棚外高温袭人,但是棚内并未感到特别炎热。原来,为了给这批名贵中药材提供时宜的生长环境,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孙国权给大棚安装了自动控温、控湿设备,设置了一定的温度、湿度值,一旦触发临界值,会自动开启降温、增湿设施,达到标准值后,设施自动关闭,实现了环境控制智能化。

据悉,为了投资这个项目,孙国权跟合作伙伴累计投入近200万元。“这个项目除了要有资金,更要有技术,两者缺一不可。”孙国权说,他的合作伙伴培育灵芝和桑黄有10多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让他规避了很多弯路。

“从事农业8年多来,收获很多,弯路也走了不少……”孙国权告诉记者,他在最初承包30亩山田种蓝莓时就赶上了天灾。那一年,就在他憧憬大丰收时,不巧遇到了“菲特”台风带来的强降雨,由于沟系尚未完善,30亩蓝莓全部被淹死。

2016年,孙国权扩种了60亩猕猴桃,等到挂果年份,果树却慢慢枯萎。到2018年,在请教了多位农业专家仍回天乏术之后,他不得不咬咬牙刨掉了这批猕猴桃。

“两年汗水白流,还赔进了20多万元。”孙国权说,“不是蟠桃、樱桃种得好,就能把猕猴桃也种好,没有技术加持注定逃不脱失败!”

“这让我彻底明白‘水利是农业命脉’的深刻内涵……”交了“学费”的孙国权在往后发展的每一步,都始终高度重视沟系配套,并尽量将田垄筑高,最大限度地避免“水患”。

“‘东篱农场’小水果销售主要靠回头客带动,这主要缘于我们对于品质的把控。”孙国权说,如今农场水果品质好,销路好,效益好,这也让他萌发了搞多元化发展的念头。目前,“东篱农场”累计种植各类小水果170亩,其中蓝莓、蟠桃、樱桃各约50亩。

醉过知酒浓。如今,东篱农场坚持以科技投入引领农业转型发展,并在高质量发展路上高歌猛进。该农场相继成为浙江省示范性家庭农场、浙江省采摘旅游体验基地、宁波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宁波市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