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2020
年余姚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市场监督局   20210114

      2020年是第二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经济的冲击及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余姚市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惠企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以“保市场主体”为重点,以精准服务为抓手,做好“六稳”工作,提升“六保”高度,打出战疫情、促发展的“组合拳”,全市小微企业主体逆势增加、质量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困境破局,小微企业平稳增长

(一)新设小微企业情况

      2020年,全市新设立各类小微企业6899户。其中,新设内资小微企业6855户,注册资本(金)11216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34%41.84%;外商投资小微企业44户,投资总额65853万美元,注册资本47673万美元,同比分别减少30.16%0.27%0.21%。全市新增八大产业1856家;新增“个转企”417家,其中转为公司制企业390家,占比93.52%

(二)注销小微企业情况

      2020年,全市共注销各类小微企业1859户。其中,内资小微企业1815户,同比减少12.22%;外商投资小微企业44户,同比增长41.94%

(三)累计登记小微企业情况

      截至202012月底,全市累计实有各类小微企业40818户。内资小微企业40101户,注册资本(金)5315653万元;外商投资小微企业717户,注册资本246569万美元。

二、稳中有进,新增发展特点明显

      一是国际消费力转本土复苏,内外资小微企业呈相向发展。截止202012月底,全市累计实有各类小微企业40818户,同比增长14.75%。随着国内疫情有效防控,“六稳”“六保”工作深入推进,全市内资市场投资热情逐步回暖,1-12月,新设内资小微企业6855户,注册资本(金)11216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34%41.84%;但全球经济萎缩严重,加之中美贸易摩擦持续,1-12月我市外商投资小微企业投资紧缩严重,同比减少30.16%

      二是地方指标分化明显,区域优势凸显同时集聚效应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城区和泗门镇由于传统的地理位置、环境因素、市场因素等优势,继续成为小微企业投资新设的青睐之地;而低塘街道、朗霞街道、丈亭辖区、临山辖区等因智能机器人小镇、大湾区建设联动发展的平台集聚效应,激发上述地区迎来投资热潮。山区乡镇与去年同期相比,新设小微企业也有明显增长,陆埠、梁弄辖区分别同比增长33.91%18.55%,受益胜陆高架、红色旅游产业及城镇联动发展的推动,上述两个辖区也成为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三是新设小微企业产业发展差异明显,第二产业比重异军突起。新设小微企业产业结构继续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与去年同期相同。但从新设企业的户数占比来看,第一、二产业分别提升了0.05个百分点和8.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回落8.34个百分点。从新设户数来看,第二产业增长幅度最大;从新设注册资本(金)来看,第三产业增幅明显。2020年新设小微企业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小微企业户数同比增长了66.46%,其中受防疫物资需求增大、产能结构调整的影响,制造业新设2239户,同比增长了83.27%。由于我市突出疫情防控物品企业审批重点,帮扶企业做好转产扩产,全年新设防疫物资生产经营企业达2184家。

      四是新设行业差异明显,总体分布稳固同时市场调节加速。从总体行业分布看,截至2020年底,制造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在册实有数仍位居前二,分别占全市小微企业总量的41.49%25.2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的在册实有数同比增幅最大,分别同比增长30.94%27.60%27.52%,科技力量逐步积累,教育卫生投资进一步扩大。但受疫情影响,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发挥效应,今年投资主体的投资偏好除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外,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成为了今年新增亮点,分别同比增长了79.71%44.63%44.44%33.41%。而疫情影响较为直接的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数量分别同比减少48.71%24.32%

 

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