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培养笋业经纪人
开展竹笋深加工 鹿亭乡多举措助力竹笋销售

20210427

  余姚新闻网讯(姚界客户端记者 沈家扬 通讯员 马超)这几天,位于鹿亭乡的白云桥美味食品厂的空地上铺满了竹席,工人们正忙着晾晒笋干。“今年是竹笋大年,笋的大小、色泽、口味都要优于去年,但是鲜笋的价格每公斤要比去年便宜0.3元。”该厂负责人褚彭军说。

  鹿亭乡约有竹林面积5.8万亩,预计今年共出产竹笋8000吨。由于产量高、加工收购企业少,今年该乡的竹笋销售形势不容乐观。“针对竹笋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碰到‘天花板’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销售渠道、深加工等方面想办法,努力帮助农户走出困境。”鹿亭乡农办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鹿亭乡通过出台扶持奖励政策,积极培养笋业经纪人和职业笋农,强化农户品牌意识,形成了“鹿亭”“白云桥”“东岗山”“乡伴·富农”“古韵中村”等一系列具有鹿亭特色的竹笋品牌,并成功注册相关商标,显著提高了产品辨识度和知名度。该乡还积极探索竹笋深加工之路,在销售鲜笋的同时,鼓励农户进行笋干制作。在417日举行的鹿亭乡首届笋文化节上,该乡被授予“中国笋干特色之乡”称号。据该乡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优质笋干售价为每公斤120元左右,比直接售卖鲜笋要增收150%~200%,全乡以笋干为主导的竹产业年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已成为该乡的骨干产业和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是,传统的笋干制作受天气因素影响极大,几天阴雨就能让笋农“颗粒无收”。为保障笋农收益,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该乡集中采购了15台烘干机,推行传统晾晒与封闭烘干并行的竹笋加工方式,通过“机器换人”,确保笋农制作笋干不受天气因素影响,使笋干品质和口感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15台烘干机已经全部到位,并在各个行政村安装。

  “我们村的烘干机已于今年2月安装完毕,每天可以处理几千斤鲜笋。烘干房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但还是供不应求,未来可能要加装烘干机。”中姚村党总支书记姚飞荣介绍道,中姚村有竹林面积1544亩,竹笋产量在500吨左右,目前销售状况良好,“笋干除了直接卖给游客、加工厂,还有农合联村级服务社集中收购、电商平台展示展销等,销售途径多种多样。”目前,鹿亭乡农合联物流品控中心已经投入使用,该中心集竹食品加工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展示展览中心、创意培训基地等产业要素于一体,其中入驻的“觅到赞”运营品牌与鹿亭乡政府签订了包销协议,预计第一年可销售当地农产品150万元左右,之后逐年上升10%

  竹子在中国有着“节节高升,越来越好”的美好寓意,鹿亭乡的竹产业正通过“政府+农合联+服务社”工作机制加快转型升级,竹笋产品在市场上也深受消费者青睐。不少游客在赏景之余,顺便购买几包鹿亭笋干回家,让这个四明山腹地的乡镇多了不少“热闹”。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                     

 

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