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双映:守护20名山里娃的“90后”

20211219 08:14:00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余姚新闻网讯 近日,浙江省启动“最美浙江人·2021浙江骄傲”评选活动,我市鹿亭乡中心小学副校长鲁双映跻身98名(个)候选人(群体)行列接受公众点赞,也让外界对这位“90后”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事迹有了更多了解。

  “这学期一年级新生1名,二年级2名,三年级3名,四年级1名,五年级2名,即将毕业的六年级11名,全校学生加起来总共20名……我来任教的时候,这里学生还有70多名……”鲁双映告诉记者,“说不落寞是假的,但孩子们能去父母身边学习、生活是好事情。”

  虽然学生越来越少,但是鲁双映带领教师们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从花样年华的24岁到心境成熟的31岁,鲁双映的热情和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所大山里的学校。

  鲁双映坦言,自己之所以踏上如今的人生之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长辈对她的言传身教。鲁双映的父亲于1983年来到大岚,在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0多年。“和父亲走在大岚街头,他的学生会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我就想,所谓桃李满天下,大概也就这样吧。”鲁双映说,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从小就在心里暗暗定下了当教师的人生目标。

  不少人铆足劲想离开山区,为什么鲁双映却甘心在学生人数仅有两位数的山区小学工作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鲁双映的回答十分坚定:“首先,我就是一个山里娃,我爱大山里的一切。在这里工作,是我回馈大山的一种方式。其次,教师重在教书育人,山里的孩子们比城区的孩子们更需要老师的指引,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鲁双映的女儿小鱼儿今年刚满两周岁。在其他同龄孩子享受6个大人围着转的日子时,小鱼儿却每周只能与妈妈见两次面,甚至在8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断奶。鲁双映告诉记者,女儿住在大岚,由腰椎不好的母亲和快退休的父亲照顾。“今年暑假,外公去世,我的母亲常自责未能经常在外公面前尽孝。”鲁双映对记者说,“对于女儿、母亲,我非常愧疚。”

  多年来,鲁双映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校。她那颗“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能上好学校”的初心,从未改变。平常,鲁双映坚持与学生们同吃同住。每天早上630分到640分,鲁双映开始巡视校园,到晚上730分熄灯后再备课、巡夜。日复一日,鲁双映真心实意地将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而孩子们也深爱着这位既是严师又是慈母的“鲁妈妈”。

  该校20名学生中有16名是留守儿童,且大多来自特殊家庭。这些孩子所缺失的那块家庭教育,得到了鲁双映和老师们细致、及时填补。这所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结对12名学生,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重点是进行心理交流。“每当有新的老师到岗,我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新老师去把结对孩子的情况摸透,从家庭背景到家庭成员都要了如指掌。”鲁双映说,学生人数少,有利于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学业帮教、生活指导、心灵抚慰。“我们别无所求,只愿孩子们长大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75月,鲁双映带领25名学生参加余姚市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她就在晚上组织学生排练,没有灯光、没有像样的场地,他们就在操场上借着夜空的光亮一遍一遍地反复排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一等奖。获奖的那一刻,学生们拥着他们的鲁老师笑啊跳啊……就在那一刻,鲁双映忽然明白了父亲坚守山区30年的理由。

  “这种幸福感是一名老师的骄傲,是别的职业无法感受的。”鲁双映说,像他们这样的山区学校,在中国大地上还有很多很多,也许自己能为这些孩子所做的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她和她的父亲以及所有坚守在山区的教师们,都在努力奋斗的路上!未来,山区留守儿童也一定能插上梦想的翅膀,带着奋斗的勇气站上更大的舞台,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近年来,鲁双映先后被评为宁波市首批“四有”好教师、余姚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她与孩子们的故事先后被央视等媒体广泛传播。如今,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鹿亭乡中心小学在精细化、特色化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采取的“一站式服务”“艺术大课”等形式,以及对语、数、英、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尝试“微班化”教学等,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

 

                                                                                                                                                                       

                                                                                                                                                                                                                                            编辑:应红渊


 

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