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支教,为余姚这位好老师点赞!

2024-06-11    甬派

他排斥题海战术,坚持精讲精练的原则,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把玩实物、操作实验、付诸实践,以激起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真正热爱;他看似特立独行、洒脱不羁,但心里装满了学生的渴望与期待、困惑与迷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喊他文哥,感觉不到代沟隔阂;他喜欢阅读和欣赏文史哲类经典书籍和文艺影片,对一些人文话题有自己的见解……他就是余姚中学物理教师陈允文。

“教育的精髓在于唤醒热爱,而非一味延长学习时间。”陈允文老师两度赴边支教,凭着自己对于物理学科的热爱、对于教育教学的热爱、对于生活的热爱,他唤醒了余姚、库车、昭觉三地不同层次的学生。

陈允文给昭觉孩子上物理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介绍:

陈允文

46

余姚中学物理教师

宁波市教坛新秀

陈允文在新疆库车支教时的照片。

推荐理由:

“他是一位专业水平出类拔萃、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并能坚持下去的老师。”

“他是极单纯、超真实的人,爱生活,始终保持着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陈允文的同事如此评价。

“他教授物理时总是贴着我们的基础多加引导,讲题目时也会顺着我们原来的想法,找到最贴近的合理解法,高中三年,陈老师精心地呵护着我‘物理白痴’的自尊,还顺带引领着我们考出了自己都不敢想象的高分。”

“陈老师是姚中四大帅哥之一,他的帅不只俊朗的面容,更在于他上课时的思接千载,解题时的八面玲珑,聊天时的率性真诚。这些只有听过陈老师物理课的嫡传学生才感受得到。”

陈允文的学生这样说。

陈允文在昭觉与高三孩子的毕业照。

勇挑责任,他两次前往西部支教

6月的昭觉,漫山的索玛花红遍山野,陈允文老师默默祝福着余姚中学、昭觉民族中学的孩子们高考取得好成绩。

今年二月初,因为工作需要,陈老师暂别已经完成高考首考的余姚中学高三学子,前往四川昭觉支教,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支教生涯。2011-2012年,他曾在新疆库车支教一年半,而这一次也同样需要18个月。

如果说第一次支教怀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朴实愿望,那么这次支教之路,陈允文的顾虑其实挺多。“首先是二女儿还小,三年级的她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其次是父母年龄大了,自己又是家中独子;再则是对爱人的亏欠,我一走,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得她顶上了。”陈允文老师说,“当时比较急,学校有意申报支教的老师要么条件不符合,要么身体情况不太允许。学校电话过来询问,并希望我能尽快答复。”

“我老婆轻松地说:‘你去吧,空了我们去看你。’”正如他十几年前去新疆支教时,妻子不假思索地说:“你去啊,因为你愿意。”

陈允文和妻子沈晓娟是校园爱情的典范,从大二开始交往,毕业了一起来余姚工作,然后结婚、二胎,每一步都走得自然而坚定。在他俩身上,能看到那种爱意满满的拌嘴,那种不谋而合的默契。

“我老婆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初高中一路保送,当年高考以超过浙大的分数、第一名进了浙师大物理系。在念大学时,大学物理的某一门专业课还考了满分,被教授公开表扬。”陈允文老师说,妻子一直为他牺牲,毕业后找工作,为了他放弃省城工作的机会,选择到余姚教初中。

“我也曾被他‘下雨天看见外面露天阳台凉着的衣服不收’而气哭过。”沈晓娟笑着告诉记者,同样身为老师,她知道他不忍拒绝,也不愿拒绝,“他是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人,别人对他提的要求,他大概率拒绝不了。好在现在孩子也大一点了,他在那里,我们就找机会去看他。”

陈允文支教前和余姚中学的学生合影。

唤醒热爱,他不断精进教学方法

在许多学生眼里,高中物理是非常艰深的一门学科,陈允文老师高考时物理考了150分,是当年宁波大市仅有的3名物理满分考生之一。当了老师以后,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专业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如何以自己的特长唤醒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呢?

“我上课一般基于4个目标,第一,斟字酌句,让原理的表述尽量简洁明了。第二,精选作业,有效作业,不以量取胜。第三,多以实验和实例来呈现原理,让学生有切身感受,帮助理解加深记忆。第四,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让课堂轻松愉快。”谈及教育和教学,陈允文老师认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得到尊重、获得自信。

于是在他的物理课上,他会拿出早年前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捡到的一片羽毛,并分享她的故事。

“当时我们正讲到波动光学、光的衍射的内容,多条平行狭缝能让衍射更明显,比如透过羽毛观察阳光,就可以看到彩色的衍射条纹。”陈允文告诉当下的学生,当时这位女同学在校园里捡起一片鸽子羽毛并进行了观察,效果很好。“于是她兴奋地跑来送给我,认为这是很好的观察材料。我保留了这片羽毛并鼓励了她,这个女生目前在浙江大学读土木工程的研究生。”

陈允文和徐一凯同学合影照片。

“有一次讲到原子物理,我半开玩笑说,希望在座的能够组成一个团队,在毕业前制造出一个原子弹,我们还可以把整个过程拍成一部纪录片!来纪念我们的高中生涯!”没想到,有几个同学真的试着去做了,大家都知道不会成功。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家了解和体会到了更多的知识。“有一个叫徐一凯同学还买了盖革米勒计数器,用来检测核辐射。也去了解了含铀的矿物。这位孩子读了宁波大学物理系,后来又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读研。”

“现在的孩子太苦了,总是困于作业。我希望他们在我的课堂上轻松一点,少受环境变化干扰,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或者说认为对的事。”陈允文说。

于是,空调是如何制冷的,单反相机是如何工作的,离合器在汽车内部是如何和转速、档位配合的……对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陈允文不只是高屋建瓴地阐述物理学理论之本质,还让学生把玩实物,模拟演练,让学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我最记忆深刻的是高二的示波器演示,根据示波器的构造和原理,带着我们推理运算带电荧光粒子是如何运动的,以及运动轨迹的图像。”10多年前听他讲课的库车学生侯博峰,至今还念念不忘那堂课。

陈允文辅导昭觉地理老师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

热爱生活,他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陈允文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会和妻子一起漫山遍野捕蝴蝶,再回去把它们加工成标本,然后有个成果留作纪念。“他的家庭给了我很多启发与憧憬,是我幻想和努力的目标。”侯博峰说。

新疆昼长夜短,于是课余时间,羽毛球、乒乓球成了陈允文挥霍体力的最佳活动。“他身材高挑、跑动灵活,那‘长猿左臂’既柔韧又刚劲,在援疆团队中罕有对手。”一起运动的老师回忆。

如果让陈允文自己对兴趣爱好加以排名,羽毛球也许只能排到第三位,排名第二的大概是越野车,而第一名一定是滑翔伞。“滑翔的时候,整个世界是安静的,你可以驾着风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当然,你还必须准确地计算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便能够准确地降落。”陈允文这样描述滑翔的快感。

滑翔中的陈允文。

在库车时,除了完成三个班的物理教学,陈允文还主动承担了一门选修课——摄影。暑假里,陈允文从自己在新疆的摄影中挑出了近百张照片,委托店家给他制作了一本影集。

陈允文对生活的热爱也默默影响着他的学生。201512日,一个年轻女孩张某跳海轻生,当海水即将淹没她的时候,正在岸边的浙江海洋学院学生周金文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海水,将她拉上岸。

周金文来自新疆阿克苏市,也是陈允文的学生。“活着的意义就是爱与奉献,那一刻,除了跳下海我没有选择。”周金文笑着说,高一时,有个来自浙江余姚的物理老师来援疆,他鼓励我们去浙江,这影响了他今日的选择。

“我们不需要把每一次失败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放下包袱我们才能站得更挺拔,轻装上阵,或许我们能走得更远。”陈允文说,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是彩色的,彩色的世界才显得丰富。无论同学们高考成绩如何,世界不会塌,地球照样转,对生活的爱要永恒。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