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这支民间救援队只收微笑不收钱!成立一年平均每三天就接一次搜救任务

2023-10-17 21:25    来源:姚界客户端    记者 魏士丁

    “我们这支队伍一路走来不容易!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全新队部和装备,真心感谢大家对队伍的付出与贡献!”1015日,姚城救援队成立一周年总结会在阳明派出所举行,队长应银清表达对所有队员的感谢与肯定。

仪式现场,姚城应急救援队表彰了年度优秀队友刘烽、孟士文、石小光、符国锋、周正章等15人,还向曾勇救落水者的劳敬铁和邵锡琳颁发了“英勇跳水救人”勋章。

据了解,姚城应急救援队成立于202210月,现有正式队员72人、预备队员23人,来自社会各行各业。该应急救援队配备有冲锋舟、救援浆板、热成像仪、发电机、抽水泵、山地绳索等救援装备,均由队员们自费购买。 成立以来,姚城救援队先后获得“优秀组织”“优秀团队”“防溺水市级队伍”等荣誉称号,队员张建立还被市公安局授予“先进个人”称号。目前,姚城应急救援队已成为阳明派出所和梨洲派出所的驻所救援队,协助派出所开展日常应急救援任务。

姚城应急救援队收到市民送来的部分锦旗。

走进位于阳明派出所内的姚城救援队办公室内,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一块密密麻麻写满文字的公示栏。“作为驻所救援队,我们会接到派出所发出的协助搜救任务。同时,还有部分求助人会直接电话联系救援队。接到每个搜救任务,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写到公示栏上,因为这代表着一条条生命,更是求助家属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应银清告诉记者,只有当每个走失人员被找到,箭头后面备注上“已找到”三个字后,所有队员们心中的“石头”才会落地。

让应银清印象深刻的一次搜救任务是在今年7月。当天晚上7点多,他接到了梨洲派出所发来的协助搜救任务:一名老太太走失数个小时不见踪迹,家人苦苦寻找无果后,选择了报警求助。当晚天空下着绵绵细雨,公共视频视线不佳,这让搜救增添了不小难度。经过视频组队员不懈努力,终于发现老人最后出现地点在商会大厦附近。随后,救援队员们在大厦周边开展地毯式搜索,可始终未发现老人踪影。经过综合分析,救援队判断老人可能误入了大厦附近一个建筑工地。深夜时分,气温越来越低,救援队在向辖区派出所紧急报备后,翻墙进入工地搜救。

果然,在该工地一个沟渠中发现了泡在水中的老人。此时老人已近乎昏迷,随时可能出现危险。幸好救援队员及时赶到,将老人安全背起。

今年35岁的应银清是松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作为整个姚城应急救援队的灵魂人物,他始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他一心扑在应急救援任务上,虽然团队接任务不取分文,可他几乎把所有的闲暇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份最看重的公益事业之中。

姚城救援队开展夏季防溺水宣传教育。

据应银清介绍,团队自成立以来,共计接到搜救类任务143次,平均每三天就会进行一次搜救任务,出动救援队员2000余人次。其中,单月最高任务数37次,单天最高任务数5次,最长的一次搜救任务连续进行了7天。

姚城救援队开展防溺水救援演练。

“我最愧欠的还是老婆与女儿,很少有时间陪伴她们。” 应银清坦言,每次当他出任务时,家里的大小事务就得由妻子一肩挑。而家人的支持,是他能够长期坚持将救援队做下去的源动力。救援不分时间,节假日和深夜,应银清随时都会接到派出所和市民打来的电话。只要接到电话,他就会立刻起床,并逐一打电话通知走失人员周边的救援队员。

一年365天,24小时待命,应银清的手机从不关机!“我们只收微笑不收钱,我会将这份公益事业持续做下去。下一步,救援队将面向社会招收会更多志愿队员,同时开展无人机和岩降等项目的专业培训,加强应急救援的单兵作战能力,提升救援能力与效率,更好地服务姚城百姓。”应银清对记者说。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