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能要效率,向空间要发展!常春汽车内饰件全速竞跑新赛道 2024-06-25 17:48 姚界客户端 记者 沈彦汝 注塑车间内26台注塑机火力全开,有条不紊地挥舞着机械臂,每台注塑机都装有一块实时显示生产情况的数字看板;借助新买的防错装置,短短3秒时间,一个汽车门户板50余个零件的视觉检测全部完成;堆垛机在近10米高的智能化立体仓库内精准抓取,横纵交错之间一个个“大块头”包裹快速归位……6月25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中意宁波生态园的余姚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春汽车内饰件),在这里,从生产、检测到物流仓储,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激荡着“数转智改”的火花。
汽车门户板正在进行视觉检测 常春汽车内饰件是江苏常熟汽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汽车装饰用品及A、B、C柱等零部件。自2018年成立以来,该公司顺应汽车内饰智能化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模式、优化工艺,实现了生产智能化、设备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并与吉利、沃尔沃等知名汽车品牌达成深度合作,多款产品全国销量领先。 2020年,常春汽车内饰件开始挖掘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早早布局,目前相关订单占公司业务的九成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同零跑汽车达成深度合作,在今年5月签署合作协议,进行智能座舱的研发生产。目前该品牌相关订单占公司全部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的七成以上。 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 2023年,常春汽车内饰件实现销售额2.4亿元,今年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势头,实现产销两旺。“今年1月到5月的营业额累计1.2亿元左右,每个月环比增长10%。”公司运营副总监胡国军欣喜地为记者分析着眼前的良好形势。 处在订单高速增长期的常春汽车内饰件车间内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与各类智能设备协同联动,争分夺秒、有条不紊。“今年前五个月,我们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用于设备更新。”胡国军带领记者在注塑车间边走边看,“比如这台我们新购入的注塑机,其锁模力最大可以达到2700吨。此外我们还购入了两台德国进口的激光弱化切割线,实现了更加精确的安全气囊激光弱化。” 采访过程中,偶尔有工作人员来到注塑机的数字看板前查看生产情况,所有完成注塑的物料均由传送带运输至工人的操作区进行下一步加工,整个注塑车间基本实现了集中收料、人机分离。 “除了硬件升级,我们还进行了软件更新,投资300万元引入了MES系统,进一步实现生产的智能化管理。”胡国军介绍道。 智能化助力空间优化 对于主营产品体积较大的公司,如何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是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常春汽车内饰件给出了自己的解法,投入700多万元打造的智能立体仓库就是一个例子。 在常春汽车内饰件仓库里,看不到传统制造业企业仓库堆叠如山的包裹或是汗流浃背来回搬运的工人。驾驶着小叉车将货物运到约三层楼高的堆垛机前,工人们仅需将货物转运至入库口,通过简单操作数控面板下达指令,该系统就可以在一分钟内将货物运至目标库位,出库过程也同入库过程一样快捷丝滑。
智能立体仓库 据胡国军介绍,这台堆垛机共有456个库位,完全可以满足公司目前的货物存储量。除了每条轨道各自的看板外,还有一块显示整个仓库情况的总看板,工人们可以实时了解整个仓库的库位占比情况、载具到位情况、执行状态等信息。堆垛机的上线运行不仅提高了存储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通过人机分离进一步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悬挂链系统 除了智能立体仓库,去年8月,公司斥资800万元购买了一套悬挂链系统用于分拣、存储主仪表骨架。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分拣系统如同一部手扶电梯,联通了工厂上下两部分空间,工人只需站在固定位置,把仪表盘骨架挂在悬挂链上,骨架便随着链条运转自动“上楼”,到达设定库位后再由调度系统转至主链,暂时悬挂存放,等待下一步加工。 科技创新提升“含金量” 站在新能源汽配这条朝阳赛道上,常春汽车内饰件每年投入销售额的6%用于新品研发和工艺提升,持续研磨产品光电动态显示、触控、声控等人机互动功能。此外,公司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借力拓展技术应用领域。
来源:余姚新闻网
|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