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二十二年!这家充满余姚人回忆的书店将于本月底谢幕 2024-08- 21 11:53 近日,余姚最后一家“特价书店”即将闭店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不少顾客纷纷晒出自己购书的照片并配上感想。这间承载着姚城人回忆的小小书屋,在时光长河中迎来了它的终点。
二十二年前,“特价书店”门庭若市 时光倒流回二十二年前,“特价书店”开张的那天。 “生意特别好,开业也没做什么广告,店门一开,牌子一挂,就有很多顾客来,读者们都很喜欢这样的销售模式。”徐武国是这家书店的老板,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徐。谈到“特价书店”的由来,老徐就打开了话匣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徐在南京出差途中看到路边开着许多“特价书店”,这些书店主要销售出版社库存积压的图书。“我马上就联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非常喜欢看书,但是口袋里没几个钱,根本就买不起昂贵的书籍。”老徐说。 接触到这种销售模式后,老徐的心中萌生了在余姚开一家“特价书店”的想法。“当时余姚的阅读氛围非常浓厚,如果能够采用这样的销售模式,不仅可以养家糊口,还能为读者带来实惠,让那些和曾经的自己一样的‘穷学生’都能看上书,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2002年8月7日,“特价书店”正式开业。 “特价书店”凝结着老徐和他老婆的多年心血。和其他书店不同,“特价书店”从不销售教辅资料,只出售人文社科类图书。“每一本书都是我们俩精心挑选的,毕竟和许多读者接触了二十多年,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书,我的心里还是有把握的。” 去年,老徐给一位藏书家送书,那位藏书家告诉他,不久前有位宁波大学的教授前来做客,看到了陈寅恪先生的全套藏书,感到非常吃惊。那位教授直言,宁波大学的图书馆都没有一整套陈寅恪先生的书。“其实我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如果那位教授知道在这样一间小小的书店中,已经销售了超过十套陈寅恪先生的全套藏书,他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吧。”老徐说。 “特价书店”面积并不大,20平方米左右,书店的门头上写着“特价书 3元-10元”。“为了尽量给读者更多的好书,带来更多的实惠,我们每次都和出版社砍价,售价一般为原价的五折左右。”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物美价廉成了“特价书店”的代名词,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到来。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京东、当当、淘宝等平台相继出现,挤压着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从2008年开始,书店的生意慢慢走下坡路了。大型书店都在寻求转型,我们这样小书店的业绩更是捉襟见肘,只能靠情怀苦苦支撑。”老徐苦笑着说。 尽管越来越难,老徐却也咬牙坚持了多年。“通过这家书店,我接触到了各种不同领域的朋友,和许多老教授、老先生聊天,都能从中受到启发。”老徐告诉记者,和书籍打交道多年,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守书人”。“平时我每天都在店里看自己喜欢的书,基本上店里的书都被我翻遍了,每天来的客人虽然不多,但是每个人都很喜欢‘特价书店’,让我的心里感到非常满足。”
特价书店 记者 鲁雨濛 摄 二十二年后,读者自发前来告别 2024年8月8日,这天是“特价书店”开业第22年整,老徐在店门口贴了两张广告纸——“撤店清仓”“每满100-40”。“8月8日那天,我把这两张广告纸贴了出去,还发了一条清仓甩卖的朋友圈,许多老顾客都觉得很惊讶,跑来问我为什么要关店。”老徐无奈地摇摇头,“太难了,坚持了这么多年,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现在的读者,基本上都是手机不离手的状态,尤其是现在的电子设备都可以看书,每年各大平台的大促销,让实体书店的发展更加日薄西山。”老徐告诉记者,前两年开店,每天还能有几位客人光顾,但从今年开始,有时候一整天店里都只有他一个人。“今年图书行业的人工、纸张等各种成本也在上涨,图书的价格较前几年涨了一倍,我们也拿不到足够优惠的价格,和大平台比起来更加没有竞争力了。” 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迫使老徐做出了闭店的决定。“特价书店”闭店的消息在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持续刷屏。“其实都是多年的老顾客,听说我要闭店了,都觉得很舍不得,在社交平台自发地给我们打广告。这两天陆续从上海、杭州过来的顾客也有不少。”老徐指着空空的书架告诉记者,8月8日当天还有15000本的库存,到8月20日已经不到2000本了。 为了能尽快闭店,老徐将店内的书都进行了促销。“基本上都是在特价的基础上再打折,刚才那位顾客买了6本书才67元。”老徐直言,虽然会有些亏本,但还是希望能够让利给读者。“让读者都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书,是我们店里的一贯宗旨。” 这几天,还有不少读者自发前来和“特价书店”告别。“前两天有个顾客,他从小就在我店里买书,现在在杭州当医生,在余姚论坛上看到了一条我要闭店的帖子,带着老婆和儿子从杭州赶来书店打卡留念,顺便买了一些书走。”老徐讲起这些老顾客,红了眼眶。 “还有8月18日的时候,有个小姑娘带着男朋友来店里打卡留念,临走的时候拉着我去门口合影,拍完照之后这个小姑娘居然流泪了,我也觉得非常伤感。”老徐还讲了许多读者的故事,他们有的前来问候,有的鼓励他继续开店,还有许多人匆匆从其他城市赶来,“有个小姑娘跟我说,‘特价书店’就像是她在故乡的一个亲人,什么时候想家了,随时回去,他一直都在那里。” 8月20日,记者走进“特价书店”时,店内已经略显空旷,一侧的书架上摆放着一摞旧书。“这是一位陕西的朋友寄过来的,他当时来余姚参加机器人峰会,偶然间逛到我这里,跟我聊了一会天,我们很投缘。他说他常年在全国出差,像我这样不卖文创产品、不卖奶茶和咖啡,卖纯社科类书籍的小书店,几乎已经很难见到了。”老徐指着那一排旧书告诉记者,这些书都是那位陕西的朋友去全国各地出差的时候一本一本背回家的,他希望能给这些书重新找一个能够爱惜他的主人。“这些书我以前都是保存起来,不对外售卖的,现在我把他拿出来,希望能有爱书、懂书的人能够把他带回去。” 本月底,“特价书店”在走过风雨二十二年后将谢幕,徐武国对于未来也有自己的展望。“这两天微信里也新加了三四百个好友,大家觉得‘特价书店’闭店后,可能很难再见到我了,都在关心我将来还会不会从事图书行业。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只是现在暂时离开,我将一直与书同行。”
来源:余姚新闻网
|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