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定尧和他的“佳音事业部”

2024-06-19 10:02 姚界客户端 记者 沈彦汝

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事业部模式并不罕见,但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事业部模式也许会让你眼前一亮。该公司实行以“股东+合伙人”为特色的事业部制,每条产品线都是一个独立的事业部,事业部总经理全权负责对接客户、研发产品和组织生产,每个事业部总经理的收入和所属事业部的效益直接挂钩。近日,记者来到佳音科技,倾听了董事长鲁定尧这般用人之道背后的故事。

2001年,30岁的鲁定尧拿着借来的5万元一手创办了佳音科技,从数控喷泉、数控水帘等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起步,后续业务逐渐延伸到电磁阀、电磁泵、电机泵等执行器以及控制器、传感器等产品。

白手起家的创业经历让鲁定尧习惯了事事亲力亲为,然而随着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品类持续扩张,各类纷繁复杂的事务一浪接一浪地向鲁定尧涌来。“大概是2013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管理上面临着‘顾此失彼’的尴尬境地,有些力不从心。”鲁定尧回忆道,“也正是从2013年开始的三年里,我们公司的营收始终在1亿元左右徘徊,仿佛陷入了魔咒。”这时,他意识到了“专人专事”的重要性,开始寻找“把握”与“放手”的平衡点,对于公司的组织架构有了新的思考。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6年,独具“佳音”特色的事业部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得益于该模式赋予的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每个事业部都拥有各自的一方天地,与此同时,背后又有统一的品牌模式和管理体系,彼此共用信息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各个事业部在“大后方”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投入研发、服务客户,把自己的品类耕耘得“小而美”“小而精”。

顶层设计很丰满,实际落地却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困难。事实上,2016年的佳音科技已经在旧的管理模式下运行了15年,一时间要推行新的管理模式谈何容易?“伤筋动骨”在所难免。

在这一创新的劳动关系下,佳音科技每个事业部总经理都相当于是为自己打工的“小老板”。然而在事业部模式推行之初,部分总经理的思维并没有从“打工人”模式调整到“主人翁”模式,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事业部模式推行之初,部分产品质量不升反降,人员流动也不小。”鲁定尧坦率地说,“如何增加员工与事业部的粘性,真正‘用事业留住人才’?关于这个课题我们始终在探索。”

走过阵痛期、走出迷茫,在事业部模式相对稳定后,佳音科技的项目转化率迅速提高,产品实现质量、数量、品类多重提升,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1.94亿元,并于次年顺利突破2亿元。如今,佳音科技已成为一家拥有上千名员工、年产值近8亿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了18个事业部,还组建了一支由8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的技术团队。

佳音科技事业部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董事长鲁定尧不断摸索用人之道的过程。“目前,我们个别电磁泵、电磁阀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做到了全国第一,成为了业内的‘隐形冠军’。随着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市场正爆发式增长,核心零部件的巨量需求正在形成。”鲁定尧表示,未来,佳音科技将会推出更多新品类,孵化更多事业部,用事业部集群打造“隐形冠军”矩阵,培养更多技术性和经营性人才,为智能家居企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力争成为全球智能家居核心零部件生产技术的创新者,引领市场发展。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一级导航        余姚大东职校网站主页        余姚电商资源网主页       回到企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