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丈亭镇渔溪村 余姚电商资源网整理
余姚市丈亭镇渔溪村办事处丈亭镇渔溪路电话0574-62975966
邮编 315410 |
||
2020年新创建成功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在内
|
||
![]() ![]() |
||
渔溪村:激活杨梅产业发展动能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0日
渔溪村姚岙水库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陈振如)昨天,丈亭镇渔溪村姚岙水库东首的杨梅基地,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搭建钢结构杨梅避雨大棚。杨梅大户王家定高兴地说,有了大棚就不用担心杨梅成熟期的梅雨影响了。 渔溪村现有山林3000余亩,其中杨梅山超过2500亩。近年来,渔溪村党总支积极争取市镇两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主动引导广大梅农加强杨梅优质生产、拓展销售渠道、延长杨梅产业链等,不断激活杨梅产业发展动能。村农业社长傅国惠高兴地说,如今这一颗颗小小的杨梅,已成为梅农增收的“致富果”、农民美好生活的“甜蜜果”。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在国内市场大流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不断提高杨梅的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根据这个思路,渔溪村党员干部积极引导梅农改进杨梅生产技术模式。发展杨梅生产过程中,杨梅大户王家定在姚岙水库东首的百亩杨梅基地建立了舜茂农庄。为进一步提升杨梅品质、提高杨梅效益,在市镇两级林技干部的精心指导下,他于去年开始发展钢结构大棚杨梅避雨栽培技术模式,树起了该村优质精品杨梅生产的风向标。
施工人员正在搭建大棚 在杨梅山上,王家定一边叮嘱大棚搭建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一边向记者介绍起了改进杨梅生产技术模式的原因。他说,每年杨梅成熟采摘期,也是一年一度的梅雨季节,“娇贵的杨梅”淋雨后不但导致杨梅落果影响产量,而且对杨梅的口感和品质影响也很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益。“有了避雨大棚后,商品杨梅的采摘率要比露天杨梅增加20%。”谈及效益,王家定高兴地说。为此,今年他又投入30多万元新搭建了6亩左右的杨梅避雨大棚,至此其大棚避雨杨梅的生产面积已有12亩左右,累计投入70多万元。“市里出台的支持发展设施农业的好政策,是阿拉农民创新发展的‘定心丸’。”王家定说,5万元一亩的成本,市里补助资金有2万元。不仅如此,今年他还在市水利部门的支持下新建了30多亩喷滴灌设施,让山上的杨梅能够随时“喝上放心水”,有效保障可能遇到的旱季杨梅生产,提升杨梅品质。 销售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共性难题。为此,渔溪村大力引导梅农从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多样化拓展杨梅营销渠道,全力破解杨梅销售难题。今年57岁的陈红夫是渔溪村的杨梅营销大户,也是丈亭镇的杨梅营销大户,去年杨梅销售额超过400万元。在营销杨梅的过程中,陈红夫高度重视杨梅分级销售,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推出了精品杨梅、优质杨梅等。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已从安吉定制了竹制精品杨梅篮1万只。不仅如此,随着复工复产的深入,陈红夫也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全力备战今年的杨梅销售旺季。 此外,渔溪村还充分利用市镇两级举办杨梅文化旅游节的优势,大力引导梅农在杨梅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壮大中掘金,提升杨梅生产效益。据介绍,目前该村已有8个杨梅采摘旅游观光点被纳入了丈亭镇杨梅文化旅游线路,并开设了3家杨梅农家乐,为杨梅采摘游客提供地方特色餐饮服务,让游客能够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
|
||
电商有关的介绍
(排列不分先后)
餐饮及农家乐信息
名称 | 业主 | 地址 | 联系方式 | 名称 | 业主 | 地址 | 联系方式 | |
或者是关于旅游的主图再放一张
特殊商品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