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四明山镇芦田村 余姚电商资源网整理
余姚市四明山镇芦田村办事处
四明山镇西端距镇政府驻地14千米电话0574-62345159
邮编
315440 |
||
芦田村人,姓王,同余姚四先贤之一的王阳明系同宗一脉。树滋堂是芦田王氏宗祠,建于清乾隆戊申年,距今已有两百余年,属余姚市级文保单位。树滋堂约占地三亩,从门廊、戏台,到大殿凡三进,左右有厢房,耳房。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黛瓦粉墙,气势非凡,是目前四明山上不多见的古建筑。旧时,树滋堂有王氏族长掌管,规矩极严,是村人议事、祭祀、庆典、演戏等重大事务活动之主要场所。
2019年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 |
||
![]() ![]() |
||
![]() |
||
芦田村位于海拔700多米的四明山上,与嵊州、上虞两地相接,全村300多户人家,绝大多数姓王。据《王氏宗谱》记载,500多年前,王氏祖先从嵊州前往上虞乾溪扫墓,路过此地,见山谷状若圈,泉香林茂,心生喜欢,随手插芦竹于田,定宅而居。之后,村内芦竹摇曳,茅屋连片,人丁兴旺,芦田村名因之而得。 村口池塘边一个公交站点上,3位游客模样的老人正在等车。记者和他们交谈得知,50多年前,他们曾在宁波林校工作,上班的地方离芦田村不远,所以对芦田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次他们特意相约重游故地,从宁波坐公交车过来,非常方便,在村庄里走走看看,回忆青春岁月,心情十分激动。陈大爷高兴地说,芦田村山水相依,环境优美,真乃福地,现在交通便捷,村容村貌整洁,村民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滋润,作为曾经在这里挥洒过青春汗水的他们,也甚感欣慰。 芦田村处在“唐诗之路”上,村内遍留古韵。现存的古宅以台门为主,大多为明清建筑,雕刻精美,有的尚保存完好。其中村口的“树滋堂”是王氏家庙,据传初建于明万历年间,现为市文保单位,也用作村文化礼堂。祠堂前后两进,两边厢楼,天井中有古戏台,用卷棚廊轩与后进建筑相连,数根高达5米的石柱一抱有余,上刻楹联,气势不凡。村干部介绍说,祠堂早年做过学堂,村民重文好学,文风颇盛。恢复高考后至今,这个小小的村庄里竟走出了160余名大学生,其中3名还出国留学,成为博士,芦田村因此成为山里有名的“秀才村”,村口一块巨石上还专门刻了“芦田状元村”几个大字,表达了村民由衷的自豪。 为实现强村富民,芦田村一度大力发展花木产业,樱花、红枫等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修建了一条近10公里长的资源路,大大方便了农民生产,降低了运输成本,目前全村每年花木销售额2000多万元,还有部分村民则外出经商、打工,村民收入提高了,生活品质有了显著改善。村里还对小水电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年发电量超100万度,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40万元。该村同时积极谋划产业转型升级,逐步降低花木种植比重,引导村民种植茶叶、覆盆子、红豆杉、香榧等经济作物,实现绿色发展,扩大曾经远近闻名的芦田年糕的生产规模,增加村民收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村又瞄准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新路,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村庄景观改造,村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新建了公共停车场,并实行日常保洁包干制度,今年又积极创建余姚市“最洁美村庄”,力争营造一个环境洁序美、宜居宜游的山乡古村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芦田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
||
电商有关的介绍
(排列不分先后)
餐饮及农家乐信息
名称 | 业主 | 地址 | 联系方式 | 名称 | 业主 | 地址 | 联系方式 | |
或者是关于旅游的主图再放一张
特殊商品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