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四明山镇北溪村 余姚电商资源网整理
余姚市四明山镇北溪村办事处位于四明山镇东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千米
电话0574-62341555
邮编 315440 |
||
主要特产:高山云雾茶、小杂笋鲜、猕猴桃、高山蔬菜、樱花、红枫。
2020年宁波3A级景区村庄名单在内 |
||
北溪村:打造乐居乐游型综合性未来乡村 2024-11-14 12:46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陈福良 视频:https://www.yynews.com.cn/yy/202411/t20241127_1338790.shtml “一溪中流,积善传家。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北溪村。我是讲解员北溪小卢,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乡村振兴馆。北溪村始建于南宋初年,地处四明山腹地,溪清水秀……”金秋时节,一踏进四明山镇北溪村乡村振兴馆大门,一台机器人就闻声而至介绍人文历史,引得大家跟随机器人的脚步认真倾听。 这台机器人由北溪村引进,与机器人讲解员一起引进的还有一台机器人扫地机,目前机器人扫地机担负着村口核心区域的日常清扫任务。两台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眼球”,而且为该村打造未来乡村增添了“智慧”和“靓丽”。 北溪村生态环境良好,群山掩映中,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村庄之名由此而来。黄宗羲在《四明山志》中记载道:盖四明山之前相隔一巨山,溪南绕而复北折,因此而得名。 北溪村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样的风景,村口的古银杏、古枫树和古枫杨,均有500年以上的历史,秋日丹枫似火,红枫与古道一同蜿蜒盘绕在群山之中,形成了“丹枫古道”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北溪村农村工作指导员派驻单位宁波市发改委、宁波市委改革办和四明山镇开展党建联建,对该村自然地理、名人轶事、农耕文化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系统梳理,并成功引入宁波文旅会展集团下属宁波甬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景村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整村开发农旅、文旅项目,把北溪村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村落型农文旅综合体。
两名游客在北溪村游玩。受访单位供图 “此举目的在于唤醒‘沉睡’的资源,让深山中的资源依赖、要素枯竭型乡村成功转型,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持续稳定融合,从而实现国企、村集体、村民、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的共富共赢。”北溪村党支部书记卢爱华这样介绍。 依托现有资源与村庄发展基础,北溪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积极完善村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取得了较好成绩,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省善治村、宁波市文明村、余姚市共同富裕先行地建设先进集体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年初,北溪村自加压力,趁势而上,借助浙江省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东风,进一步提升村庄品位,增强村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创建工作推进过程中,北溪村以山水生态为底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党委+支委+国企+共富管家”叠加管理模式,区域联盟形成党建联建,秉持“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发展思路,厚植“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浙东风貌+创富农场+文旅产业”于一体的乐居、乐游型综合性未来乡村。 根据规划,北溪村计划通过“农旅结合+村集体参与”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擦亮地方特色农业,探索乡村产业新业态。同时,该村依托月亮湾文旅项目良好平台及“低八度”创富农场,打造一条农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暨产业振兴示范线,努力让产业转型和旅游设施配套成为四明山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鼓起群众增收致富钱袋子,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其间,北溪村认真贯彻落实“补差提优、各美其美”的理念和路径,重点打造村庄产业、风貌、文化三大优势场景,适当提升未来健康、邻里、交通、治理场景,补齐智慧、低碳等未来场景,整体高效推进北溪村各项场景建设。 在重点产业场景打造方面,北溪村一方面着力建设花卉资源圃、红枫种植示范基地,另一方面依托乡村富裕富足样板村建设工程建立的月亮湾景区,建设集户外野趣、水上游乐、高空体验、农场研学等多种配套设施为一体的“月亮湾营地”,建成近200亩的“低八度”创富农场,推出蔬菜盲盒,实施“当日采摘当日配送到家”与“包年会员”服务,直通宁波市民厨房,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 在重点风貌场景打造方面,北溪村依托未来乡村综合提升工程、生态水流域治理工程、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未来乡村微改造提升工程,加大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持续推进村庄景观环境综合整治,营造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浙派民居风貌。同时,该村开展村庄围墙美化、庭院绿化和沿路、沿河环境综合整治,深度挖掘卢氏民居建筑群文化,探索乡村建筑美学设计。 在重点文化场景打造方面,北溪村依托已经形成的文化图书馆、家园馆等相关场景,常年在村民广场、古银杏树下举办节庆活动、文化戏曲表演等,既满足村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突出历史文化元素挖掘,建立“未来乡村”视觉系统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目。 与此同时,北溪村还在多个方面下功夫,做好相关场景提升工作。 北溪村以党群服务中心、古银杏树、月亮湾景区、文昌阁观景台、积善桥、滨河漫步道等场所为主,提升未来邻里场景,构建开放式交流空间,并以实体站点为依托,完善休息、阅读、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弱势群体帮扶等功能,基本形成15分钟幸福生活圈。 北溪村通过完善乡村卫生室功能,提升未来健康场景,建立居民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配置AED紧急救援设施等,实现20分钟医疗圈全覆盖。 在目前基本形成“5分钟出村、10分钟入镇、1小时进城”的出行网络的基础上,北溪村着力提升未来交通场景,将进一步完善村庄低碳交通圈,建设智慧化村庄停车场,增加新能源车充电设施。 北溪村依托乡村振兴馆,设置数字驾驶舱,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实现“一屏观全景、一图治全村”的数字治理图景,提升未来智慧场景,植入智慧化应用,逐步与省级未来乡村平台相融合。 北溪村全面实施阳光治理工程,提升未来治理场景,完善治安公共视频和广播网络,深入开展村庄平安建设,做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并结合网格治理,形成全域化的线上线下治理体系。 聚焦“一老一小”场景,北溪村将依托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集休憩、健身、养老、室内活动、爱心食堂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实现15分钟养老圈全覆盖,让村民养老更加人性化,让子女更加放心、安心;依托儿童之家,打造集亲子、娱乐、活动、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幼托服务点,解决全村幼托需求,真正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
来源:余姚新闻网
|
||
2021年12月02日
图为北溪村古银杏树。受访单位供图 余姚新闻网讯 在入冬前几天,四明山镇北溪村的两棵百年银杏树落叶纷纷,抖落一地金黄,用最灿烂的颜色向前来观赏的“知音”们告别。 在刚刚过去的11月,北溪村因为溪边的这两棵百年银杏树而成了“网红”。据了解,这两棵银杏树树龄已在500年以上,高约25米,一雌一雄,树围分别达到了3.5米和4.8米,足有3人合抱粗细。每年深秋,这两树灿烂的金黄色就会在秋色渐染的山林间绽放,黄叶层叠,古树参天,白果浑圆,恰如宋代诗歌所写“金樱相亚枝枝袅,银杏低垂颗颗圆”。 游人行走于山间小路,听着流水潺潺,随手可拾掉落在地上的成熟白果,独特的芬芳弥漫林间。这两棵银杏树一前一后,姿态挺拔地站立在村道边,与北溪村的民居完美融合在一起,绘就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面。 北溪村古称“云南”,出自唐代陆龟蒙的《四明山诗·云南》:“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后因溪名改为北溪。村中数百户人家沿溪而居,百年来都过着与世无争的朴素生活。 近年来,随着上山游客的增多,北溪村因地制宜地进行了村庄整治。从2017年开始,村委会每年投入近80万元用于停车场和村庄道路的修建和维护。在今年,北溪村更是投入近500万元对村庄路面、绿化景观、道路等多方面进行维护和整治,以满足旅游经济的发展需求。 村干部告诉记者,去年秋风起银杏黄时,这两棵古树在两周内就吸引了2000多名游客前来观赏,其中不乏上海的游客特地为了这两棵银杏树驾车前来。 今年受气温变化的影响,两棵百年银杏树的金黄美景姗姗来迟,持续时间也比去年稍短。“去年这两棵银杏在11月初就已经金黄了,今年晚了几天。”正在晒白果的卢阿姨介绍说,“这些白果就是其中的雌银杏树结的,平常不知道这两棵树的雌雄,结果的时候就分得清了。这两棵银杏树已经成了我们北溪村的标志,每年只要它们开始黄起来,来我们村旅游的人就会变多。” 北溪村古韵绵绵,风光迷人,而且还是著名的“唐诗之路”的中段。游客们在观赏银杏叶的同时还能看到漫山遍野愈渐火红的枫叶,金红相间,恰似诗中所写的“黄叶如金红如锦”的模样。 如今,北溪村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游客前来观赏银杏,还能在周边农家乐享用特色美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当地村民说:“以前我们北溪村人均收入比较少,旅游搞起来之后,环境变好了,道路整洁了,大家伙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编辑:夏丽霞
|
||
|
|
![]() |
|
四明山镇北溪村——水浒风情民俗农家乐
|
|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摄影 师:7878202) |
||
![]() ![]() |
||
电商有关的介绍
(排列不分先后)
餐饮及农家乐信息
名称 | 业主 | 地址 | 联系方式 | 名称 | 业主 | 地址 | 联系方式 | |
或者是关于旅游的主图再放一张
特殊商品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