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朗霞街道西墟村 余姚电商资源网整理
余姚市朗霞街道西墟村办事处西电话0574-62298181邮编 315400 |
||
|
||
2023-01-19 09:56 来源:姚界客户端 记者 赵静 编辑 徐坚 “真的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家门口的这条路变化这么大,更宽、更平、更整洁了,我们出行更加方便了。道路周边的环境也改善了不少,以往破旧、杂乱的现象不见了。”近日,说起村里的变化,朗霞街道西墟村杨漕自然村的杨华珍不无感慨地说。
图为西墟村杨漕自然村拓宽改造后的村道。记者 赵静摄 “你看,这张照片是拓宽改造前的路面状况,一边是河道,另一边则紧挨着村民家的墙门,勉强能通行一辆汽车,现在经过拓宽后,两辆车交会都没有问题了。”西墟村的文化员熊燕娜一边给记者看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一边细细介绍着,“此外,我们还对河道进行了砌坎并安装了护栏。” 村在田中,田在村中。西墟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拥有耕地面积3405亩,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该村的村级集体经济一直比较薄弱。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曾在2014年投资建设了农民公寓,本想着既能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又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最后却未能如愿。“2017年5月份,我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当时,由于公寓滞销等一系列问题,村里存在着将近1700万元的债务。”西墟村党总支书记鲁忠员说。 一走马上任就面临着大笔债务这样的“烫手山芋”,作为领头雁的鲁忠员没有退却,他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挑战,一心想着如何摘掉“负债村”的帽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消薄”。 为此,他确定了摸清家底、理顺组织结构、施行网格化管理、凝聚合力攻坚克难的工作思路。在党建引领下,实行健全党组织书记领头、两委成员齐抓共管、群众共同监督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1+1>2的作用。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好农民公寓滞销所产生的一系列负债问题。“经村班子成员讨论,我们邀请专业的销售团队对外销售剩余房产,截至2019年底,公寓基本销售完毕,欠债也基本偿清。”鲁忠员说,同时该村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唤醒沉睡资产,着力推动村集体发展保有持续后劲。村里将闲置土地等资产逐一清理核对,通过对外出租、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进行盘活,以此来获得稳定的收益。 只有丰裕的村集体经济做后盾,才能更好地建设村庄,实施民生实事工程。近年来,西墟村先后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比如旱地改水田、新建机埠、修建渠道等;同时还着手强化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公厕改造等等,几年间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去年,该村就出资220多万元对杨漕与沈吕漕两个自然村的河道进行了砌坎,道路作了拓宽改造,还出资25万元在原有基础上规划扩建了8个停车场。 “现在水泥路从村主干道延伸到每家每户,甚至修到了田间地头。”鲁忠员微笑着说,“2019年,我们村投资建成了家园馆、文化礼堂,组建了腰鼓队、太极扇等多支文体队伍,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文体场所,大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如今的西墟村已从一个“负债村”实现了华丽转身。前不久,该村获得了第五批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村里有一个叫‘方家湖’的湖池,周边还有闲置的非农建设用地,我们打算开发利用一下,与吉芬家庭农场串联成线,打造成观光、垂钓、采摘的休闲农业体。”鲁忠员信心十足地说,“我们村要坚持生态优先,持之以恒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看得见清澈河流、望得见蓝天白云、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
||
![]() ![]() |
||
电商有关的介绍
(排列不分先后)
餐饮及农家乐信息
名称 | 业主 | 地址 | 联系方式 | 名称 | 业主 | 地址 | 联系方式 | |
或者是关于旅游的主图再放一张
特殊商品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