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晖: 让“中国智造”绽放耀眼光芒

2024-09-25 08:55 姚界客户端 记者 沈彦汝

“今年我们最新的成果就是西昌项目的顺利投产。该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近日,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景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欣喜地表示。

创润新材料是国内唯一的半导体级低氧超高纯钛合格供应商。目前,该公司已经在贵州遵义布局了高纯海绵钛生产基地,在哈尔滨布局了半导体级高纯钛生产基地,在宝鸡成立了既从事销售又从事深加工及研发的子公司,相关产业可谓在全国遍地开花,体系越来越完备。而在这一切之前,创润新材料在国内的起点是余姚。

时间回到25年前,在东北大学攻读完硕士学位的吴景晖,手握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在美国一家世界100强企业获得了一份稳定的高薪工作。

为什么要辞去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国创业?支撑吴景晖踏上这条路的,是势要打破外国垄断的坚定决心。

“在我就职期间,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曾向公司发来邮件询问超高纯钛原材料报价,但公司经过讨论后拒绝报价。”吴景晖告诉记者,超高纯钛锭含氧量低、纯度高,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制备,以及科研、核电、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在当时仅有美国和日本的3家公司能够生产。

“眼睁睁看着中国企业‘碰壁’,这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吴景晖一字一顿地说。他不禁开始思考:自己能为祖国做点什么?产业报国的种子已在此时悄然种下。

2012年,吴景晖回国了。在余姚市政府的大力招引下,在江丰电子董事长姚力军博士的盛情邀请下,他来到余姚,创立了创润新材料。

经过800多个日夜的苦心钻研,2014630日,吴景晖带队研发的中国第一炉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顺利产出,钛锭纯度高达99.999%,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一举提振了“中国制造”的信心。

然而,科研之路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中国第一炉”对于吴景晖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很快又瞄准了新的目标——做出更大的锭型,做出“全球首个”!

“锭型越大,后续的加工空间就越大,整体的成材率会有很大的提升。对我们企业自身来讲,通过技术更新熔炼出更大锭型,也可以缩短整体的开炉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吴景晖解释道。

成为“国内首家”已经不易,要想拿下“全球首个”更是艰辛,摆在首位的问题就是生产机器——在当时,该领域的生产机器被国外企业所垄断,购买价格十分高昂。

而吴景晖的决定是,自己做!创润新材料与国内设备厂家达成合作,投入4000余万元自主研发出了两台符合更大锭型生产需求的EB炉。有了“硬核”的设备支持,加上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20232月,全球第一块直径达800毫米的低氧超高纯钛锭顺利产出。

“就在今年4月,直径达1000毫米、单锭重量达10吨的高纯钛锭也呱呱落地。”吴景晖自豪地说,“我们用自己的材料、自己的设备,做出了自己的产品,实现了真正百分百的‘中国智造’!”

这些年来,创润新材料还在不断拓展品类,高纯度铜、镍、铌、钴、钼产品相继面世,镍钛合金、铌钛合金等基于高纯单质金属材料的高纯净度合金也即将推向市场,团队正不懈探索不同合金原料的排列组合奥秘。正如吴景晖所言:“我们正在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食材’,助力‘大厨’们烹饪出更加美味的‘佳肴’。”

眼下,超高纯金属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的行业难题也随之涌现。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蓝海”,吴景晖斗志昂扬,做好了迎接一切可能的准备。“身在这一行,我们有情怀,更有定力。推动解决行业难题,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吴景晖坚定地表示。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