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时|马松:毫厘之间诠释匠心

2024-04-06 09:02 记者沈彦汝

各种各样的芯片都离不开金属靶材,而环件是金属靶材在溅射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产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芯片的优劣。在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位专业研究环件的技术人员——马松,他于近日荣获“浙江工匠”称号。

人物名片:马松,现任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靶材事业部制造中心五工段工段长,主要负责半导体溅射靶材环件的设计、开发与制造。入行15年载,他始终深耕一线,钻研工艺,持续改进技术,近日荣获“浙江工匠”称号。

入行的前7年,马松所在团队生产的一直是单一版本的环件。随着技术的进步,金属靶材市场发展迅猛,对环件提出更高的要求。2016年的一次合作中,马松团队发现普遍适用的D1版本环件型号已跟不上客户的最新需求。

环件生产涉及毫米级的工艺,可谓“毫厘之间见真章”。其中,环件表面的滚花工艺是最关键的技术,也是最大的难点。马松带领团队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大量的实验,不断改进花纹,从D1版本做到D8版本,直至客户满意。

目前,马松已带领团队开发出50多个版本的环件,均实现量产出货。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我一毕业就来到了江丰电子,从知之甚少到逐渐上手,离不开我师父汪涛手把手的教导。”聊到自己的师父,马松回忆起13年前的一件事,“一批环件在自检时发现了质量问题,师父把质量有问题的环件铺满一张乒乓球桌,告诉我们,全部要报废。”当时,一个环件的生产成本在一万元以上,也就是说,这次失误带来了几十万元的损失。没有责备,没有训斥,但这件事给入行仅两年的马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明白了“质量就是生命”的道理。

马松还带领团队在生产模式的创新上下功夫。去年,马松团队自主研发出了环件的自动化生产模式,目前已经应用于4条生产线,从原本的一人控制一台机器发展到现在的一人控制两台机器,减少了一半人力,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的稳定性也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要稳定好现有客户,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争取和更多客户达成合作。”谈及接下来的目标,马松的回答十分务实。器物有形,但匠心无界;技术可以替代人工,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来源:余姚新闻网

 

 

回上层网页     直接回网站主页     报名升学历拿文凭     了解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信息      回忆当年武汉抗疫大会战


赞助《余姚电商资源网》又名《余姚经济信息网》
可长期刊登:企业闲置设备转让、公司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