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彭军:竹笋为路勤作舟 携手乡亲奔小康

20210430

余姚电商资源网
转载

 

  余姚新闻网讯(姚界客户端记者 沈家扬)春天已进入尾声,毛笋也步入了最后的销售季。位于鹿亭乡晓云村的白云桥美味食品厂作为当地竹笋特色加工企业,近段时间正忙得热火朝天,偌大的厂内空地上摊满了白嫩的笋块,时不时有工人进行挑拣、翻晒。

  “今年是竹笋大年,笋的质量比往年好。”白云桥食品厂负责人褚彭军今年57岁,他直言,在鹿亭人的回忆里,总是绕不开一片茂密遮天的竹林,而且从小到大的饭桌上,总是有竹笋的一席之地。“从品种来说,春季毛笋,夏秋鞭笋,冬天又有冬笋,而且笋又能和各种食材进行烹饪组合,油焖、红烧、水煮,或晒干做汤,或配肉爆炒都是一道道好菜。”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目前,鹿亭乡总区域70.45平方公里,境内约有5.8万亩竹山,光竹笋年产量就高达8000余吨,该乡的笋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已成为鹿亭乡骨干产业和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刚创业的时候也没多想,就想着笋是好东西,应该让更多人喜欢笋的美味,再加上乡政府的大力扶持,就开办了竹笋加工厂。”褚彭军说,“一开始厂房都是租的,产品也只有笋干一种。”据褚彭军回忆,当时的笋干加工就是靠太阳晒干,属于靠天吃饭的活计,就算是大晴天也要晒好几天,然而笋季又是雨水较多的时候,笋干往往因霉坏而造成“颗粒无收”。褚彭军痛定思痛,于2017年耗资20余万元,建造了自己的笋干烘干房,成为鹿亭乡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一开始大家都有顾虑,大量资金投下去,谁也不能保证烘出来的笋干质量是否与太阳晒出来的一样。”褚彭军回忆道,“直到第一批笋干烘干后出炉,看着它们美丽的色泽,闻着它们的清香,我才放心,这一把被我赌对了。”

  尝到机械化生产甜头的褚彭军接下来加快了规模化生产的脚步。目前,白云桥食品厂已拥有包含修整、蒸煮、切块等在内的一整套流水线,且已通过了SC生产许可证,每天可加工处理鲜笋7500公斤以上。除去笋干外,白云桥食品厂还开发出了其他十余种鹿亭特色农产品,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油焖笋罐头。“这个罐头是2013年研发成功的,当时考虑到笋干需要二次加工,而油焖笋可以开罐即食,更加符合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产品现已在宁波市国际食博会、义乌森林博览会、上海竹博览会等多地进行展销。”据褚彭军介绍,他们还与电商——锦绣白云平台合作,进行网红直播带货。“一天销售上百箱没有问题。”褚彭军边说边滑动手机,在手机里,记者看到网红郭少杰正在使劲吆喝、推销油焖笋。

  今年白云桥食品厂预计收笋15万公斤,年产值将达到300万元。在厂门口的收笋现场,同样的去壳笋,记者发现这里的价格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两毛一公斤左右,这个价格也是褚彭军给乡亲们的一点小福利。“这里是我的家乡,帮工们也都是当地人,希望家乡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富裕。”褚彭军这样说。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

 

上图为褚彭军正在包装笋干。姚界客户端记者 沈家扬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