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千公里的第169次连线     余姚电商资源网转载

 



跨越两千公里的第169次连线

                                                                   20220928

  928日,傍晚的“浙东红村”横坎头微风轻拂。安静的村委办公楼里,传出一阵微信语音通话提示声……

  “李书记好!”

  “黄书记好!”

      ……

  这头是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那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

  20215月,在新一轮东西部对口协作中,横坎头村与三河村建立协作关系。自此,作为两个村的致富带头人,黄科威与李凯就开启了跨越两千公里的频繁连线。


黄科威与李凯视频连线。陈斌荣/

  “这几天很忙吧?”“是啊,这几天来村里的客人特别多,每天有10来波,这个月的文旅收入就能突破10万元……”没有过多寒暄,两人的连线一如往常直奔主题,内容都是围绕具体合作举措,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横坎头村和三河村,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资源禀赋相近、人缘相亲。黄科威与李凯年龄差了一轮,一个“70后”,一个“90后”,但两人都有让两村携手共富的信心和决心,以及期望带领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这一年多来,两人一想到什么,就会随时随地千里连线,最早凌晨203分,最晚2352分,总计连线169次。有时候你一言、我一语,一讲就是好几个小时。黄科威笑称,就是他和妻子通话,也不见得能讲这么久。

 


横坎头村 陈斌荣/

 


三河村 陈斌荣/

  这第169次的连线,是由黄科威发起的。自从两村结对,黄科威和李凯一直在探索一种有别于“给一笔资金,做一个项目”的传统做法,想要闯出一种东西部协作发展新模式。当天,正在加班的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便立刻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李凯分享。

  “我们两个村,一个叫横坎头村,一个叫三河村,‘横’与‘河’都有一个‘H’音。另外,就像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那样,我们两个村的结对应该是一种可持续、自主性、内驱动的发展模式,合作共赢、互促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这里‘合’与‘互’也都带有一个‘H’音。不如将我们两个村的协作模式称为‘双H共富模式’,你看怎么样?”

  黄科威的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李凯的赞同:“我觉得这个想法特别好!如果我们两个村按照‘双H共富模式’和产业发展思路走下去,一定能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三河村和横坎头村“山海结盟”后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是设置在村垭口和主要公路沿线的两块电子宣介屏。“这个项目现在运转得很好,吸引了不少企业来投放广告,目前已经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30多万元的增收,预计日后会稳步带来更多收益!”在连线中,李凯高兴地与黄科威分享着合作项目落地后收获的果实。谈到这里,黄科威对两村合作发展越发有了信心。

  上月,由6名彝族青年组成的表演队来到横坎头村,开启为期一年的交流。这是两村合作的又一个新项目。当天,黄科威亲自赴宁波栎社机场迎接,代表全村人送上“横坎头式”的欢迎。

  “表演队员的食宿问题,我们都安排妥当了,请李书记放心!最近,他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排练……”连线中,黄科威请李凯“云”参观了红村剧场,分享了横坎头村观光小火车项目落地的喜悦,也提出了共同投资帐篷民宿项目的想法,并交流了邀请彝族村民来横坎头村开办农家乐、将特色彝家风味带到“浙东红村”的设想。

  ……


夜色渐浓,千里连线还在继续。陈斌荣/

  夜色渐浓,跨越两千公里的连线还在继续。一个个扎实又具体的项目,在“双H共富模式”下,越过千山万水,托起了横坎头村与三河村奔向共富的美好图景,诉说着“山海结盟”的深情厚谊!

 

                                                                                                                                                                  编辑:杨华平 刘文治

 

   

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