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电商资源网
转载

 

余姚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20211231 余姚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余姚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余姚市统计局
20211231
日)

  20189月,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以201912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三调”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制作调查底图,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全流程严格实行质量管控。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宁波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历经三年,共投入4百余名调查人员,完成16.41万个图斑调查任务,全面查清了我市国土利用状况。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27854.16公顷(417812.40亩)。其中,水田26271.50公顷(394072.50亩),占94.32%;旱地1582.66公顷(23739.90亩),占5.68%。泗门镇、杭州湾、马渚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市耕地的27.73%

  位于一年两熟制地区的耕地27854.16公顷(417812.40亩),占100%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5620.94公顷(384314.10亩),占全市耕地的91.98%;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757.18公顷(11357.70亩),占2.72%;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043.49公顷(15652.35亩),占3.75%;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99.89公顷(5998.35亩),占1.44%;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32.66公顷(489.90亩),占0.11%

  (二)园地11601.65公顷(174024.75亩)。其中,果园7648.42公顷(114726.30亩),占65.93%;茶园2991.71公顷(44875.65亩),占25.79%;其他园地961.52公顷(14422.80亩),占8.28%。丈亭镇、大岚镇、梁弄镇园地面积较大,占全市园地的39.79%

  (三)林地56688.07公顷(850321.05亩)。其中,乔木林地26557.43公顷(398361.45亩),占46.85%;竹林地21780.32公顷(326704.80亩),占38.42%;灌木林地510.23公顷(7653.45亩),占0.90%;其他林地7840.09公顷(117601.35亩),占13.83%。四明山镇、陆埠镇、梨洲街道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市林地的40.15%

  (四)草地1553.40公顷(23301.00亩)。均为其他草地;我市无天然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杭州湾、牟山镇、临山镇,占全市草地的78.92%

  (五)湿地268.43公顷(4026.45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其中,沿海滩涂257.15公顷(3857.25亩),占95.80%;内陆滩涂11.28公顷(169.20亩),占4.20%。主要分布在杭州湾、梁弄镇、河姆渡镇,占全市湿地的99.52%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6188.04公顷(392820.60亩)。其中,城市用地4792.96公顷(71894.40亩),占18.30%;建制镇用地3371.39公顷(50570.85亩),占12.87%;村庄用地16989.63公顷(254844.45亩),占64.88%;采矿用地747.72公顷(11215.80亩),占2.8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86.34公顷(4295.10亩),占1.09%

  (七)交通运输用地4492.56公顷(67388.40亩)。其中,铁路用地161.95公顷(2429.25亩),占3.60%;公路用地2275.53公顷(34132.95亩),占50.65%;农村道路2038.47公顷(30577.05亩),占45.37%;港口码头用地16.61公顷(249.15亩),占0.38%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377.06公顷(230655.90亩)。其中,河流水面8409.67公顷(126145.05亩),占54.69%;湖泊水面296.63公顷(4449.45亩),占1.93%;水库水面2018.17公顷(30272.55亩),占13.12%;坑塘水面3713.11公顷(55696.65亩),占24.15%;沟渠538.60公顷(8079.00亩),占3.50%;水工建筑用地400.88公顷(6013.20亩),占2.61%。杭州湾、梁弄镇、马渚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占全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51.12%

  “三调”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统一开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三调”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我市国土利用状况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下一步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要充分认识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从严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机制,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规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要坚持系统观念,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布局,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实施,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生态建设。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继续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大力推广节地模式。

  “三调”成果是制定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基本依据,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三调”成果共享应用,将“三调”成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相关专项规划的统一基数、统一底图,发挥“三调”成果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和宏观决策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编辑:夏丽霞

   

 

回上页